2018年10月26日下午,太阳城集团tyc1286太阳成集团经济学系第195期Seminar在tyc1286太阳成集团102室举行。香港岭南大学副教授张天乐以“体验型商品的搜寻模型”为主题做了精彩的报告。经济与社会研究院谷一桢老师、tyc1286太阳成集团郑筱婷老师以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seminar。
过去有关消费者搜寻的经济文献主要关注的是可查验商品(inspection goods),该种类型的产品质量在购买之前是已知的,无需搜寻。因此,张天乐副教授聚焦于需要经过一定的搜寻才可了解其产品质量的体验型商品(experience goods),并构建了一个体验型商品的两阶段搜寻模型。该模型假定存在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和无限个企业,消费者需要付出搜索成本才能知道某个企业的产品的质量,消费者寻找与自己偏好匹配的产品和较低的价格。企业可以通过投资来提高产品质量,质量分为高和低两种,如果不投资则只能生产出低质量的产品。第一阶段所有企业都可能被消费者搜索到,但是在第二阶段,消费者已知市场上企业产品质量的信息,因此只向那些在第一阶段被消费者证明是高质量的企业购买商品。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得出最优的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消费者根据企业的最优价格、产品的期望质量、搜索成本决定搜索的强度。经过理论推导和求解后,该研究得出了几个重要的命题:一是当搜索成本非常低时,随着搜寻成本的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都会增加,这有别于现有的其他文献。但随着搜索成本上升,最终都会减少;当搜寻成本较低时,产品质量在市场均衡下低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质量水平,但在搜寻成本较高的时候则高于最优水平。张天乐副教授还介绍了消费者进行搜索的搜索平台在不同情况下将如何影响社会福利。
讲座过程中,张天乐副教授与在场师生就模型的假设、高质量投资的门槛设定、排他条款等导致平台不能包含全部厂商等模型设定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主讲人简介:
张天乐,现任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信息经济学、创新与专利、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Economic Journa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等期刊。
(经济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