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在公司召开 众学者热议城市竞争力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发布者:余璐尧发布时间:2019-05-28浏览次数:436

      2019年5月24日,以“城市竞争力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在公司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太阳城集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家长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门人才工作局等10多位学者重点围绕广州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此次圆桌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太阳城集团共同主办,由太阳城集团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tyc1286太阳成集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太阳城集团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观察》杂志社共同承办。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经理夏杰认为,从历史传承、国家战略需要、现有基础条件来看,广州市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凸显国际商贸中心功能。2019年2月份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的定位非常明确: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科教文化中心、交通枢纽。他认为,在这几个定位中,最贴近广州现实、最可能实现的就是国际商贸中心。从广州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来看,一是要继续发展商贸流通、国际贸易和国际会展等规模和GDP占比较大的支柱型产业,二是要重视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科技信息服务业等比较成熟、提供能力比较强的基础性产业,三是要着力培育文体娱乐、时尚创意、休闲旅游等技术水平含量较高、未来5-10年有望成熟的战略型产业。

       太阳城集团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覃成林指出,新的科技革命,经济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新国家战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经济服务化、社会服务化等新发展需要,中美贸易冲突等新国际竞争是广州市现代服务发展的4大驱动力。他认为,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方向是服务业智慧化,新增长点包括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大数据产业、知识产权产业、智能交通、智慧化教育、智慧化健康、智慧贸易、智慧物流、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等。企业、政府、智库、研究机构、学校、消费者构成了广州市现代服务业的生态系统。为了培育这些新增长点,广州市政府应该允许各类主体的探索性创新;参照自由贸易区模式,建立保障现代服务业发展自由化的制度;提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便利化的政务服务;制定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的规划;提高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巡视员肖翎认为,广州市要从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的服务业两条路径提升广州市的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方面,需要推动商贸业优化升级、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完善现代物流服务流体系、加紧落实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措施。在培育新的服务业方面,要通过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做大做强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提高商务服务业的质量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曾坤生教授认为,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相比,总体上粤港澳大湾区在电子商务方面具有优势。在服务的质量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递配送服务体验更好,速度更快,流程更加简捷。在支付方式上,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子化程度更高,集成化程度更高。这得益于思维方式差异和劳动成本等多重因素。因此,如何根据要素供给结构及成本的变化,保持和增强电子商务领域的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太阳城集团法学院副经理徐瑄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均衡图,在促进知识、技术、财富和自由总量最大化方面有一个内在激励。如果将知识产权制度这一激励机制嵌入到所有产业里面,嵌入到企业的治理结构当中的时候,那么,就会形成高级企业、高级产业。知识产权制度是全球性的,因此可以形成全球性的城市竞争力。从华为、中兴等企业的实例来看,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的发展对于企业的贡献是十分重要的。知识产权产业是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广州市在发展知识产权产业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公司经理助理钟韵认为,广州市需要提升服务业对外输出的能力,扩大服务业的辐射范围,与香港等城市建立服务业网络。钟韵教授发现从1997年到2019年粤港服务业之间的合作已经由市场为主要推动力的功能性整合的阶段转变为制度性整合的阶段。制度性整合是促进粤港服务业合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当前,广州市现代服务业企业注重本地市场,而非蔓延式的往外拓展服务市场;在本地市场之外,也注重服务于其他大城市。因此,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可以促进广州现代服务业与香港等城市建立密切关系、服务外地市场。

       太阳城集团中医学院经理陈家旭教授认为,中医药是广东的两张名片之一。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健康湾区规划目标,需要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一是要深化中医药领域的合作,支持澳门、香港和内地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产业标准;二是要支持粤港澳合作建设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三是要深化养老服务合作,推进医养结合,建设一批区域性的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四是要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先进技术;五是要加快中医的养生保健与文化、旅游等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侯传璐 黄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