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学术初学者、音乐爱好者,在校3年斩获不少奖项:国家奖学金、太阳城集团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学术创新成果奖、广东省优秀毕业生、“梁奇达暨南教育”奖
他就是在研一期间就发表了A1期刊《经济研究》的音乐爱好者——戴晓明
接触学术道路
当问道戴明晓同学是如何在研一就发表论文时,他说道”一切都是来得那样突然,然而当你抓住了机遇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在2017年开学第一个月后的国庆节期间,他的导师得知他在学校因而给他打了个电话“有没有兴趣趁着假期学着写论文啊?六点来我楼下的星巴克集合吧!”令他印象更深刻的是,在咖啡店他的导师充满激情地连续讲了一个小时的论文思路和写法,期间甚至没有喝一口水休息一下。而这一个小时就是那篇论文的开始。
即使论文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他的导师完成,然而对于一个刚刚研究生入学的学生,没怎么接触过学术就开始学论文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的导师也曾劝过他,如果觉得太难就算了,先学习课程晚一些再写论文。那是下午五点半的黄昏,恰好他当时在操场上跑步。脚步机械的跑动,他的思绪却在不断飞扬,脑中不断进行着抉择,最后决定不要因为害怕失败就错过机会,因此他回复了他的导师他要坚持。即使他白天有着满满的课程,然而依旧查找文献到深夜,同时他的导师也给予其指导和鼓励。
(图为发表期刊目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论文在2018年初完成并开始投稿,顺利得过了初审并收到了盲审意见。由于盲审意见众多且必须在2个月内完成回复,这就代表着这两个月必须为了修改论文全力以赴,因此晚上熬夜奋战也成为了常态。
这期间也发生过一件趣事,恰逢研一期末,为了庆祝研一所有考试完结,班级在白云区租了一晚别墅举办轰趴。然而在半夜十二点时,导师向他询问修改论文的事情,当得知导师深夜依旧在进行学术时他顿感羞愧,半夜骑自行车到市区,然后打车回到寝室,打开电脑开始修改论文。那天已经临近提交论文的deadline,即使是深夜他和导师依然精神抖擞,通宵达旦的完成了大部分工作,当二人结束微信沟通后,才发现已然到了第二日的早上七点。连续几日鏖战,成功得在七月份交上了令盲审专家满意的答案,并在八月份得知论文成功过了盲审过程可以安排出版。由于论文研究的方向“房地产价格处于高位和杠杆率高企”正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编辑社当即安排论文九月份见刊。这代表着他连续一年的耕耘收到了成果,事实上他认为写论文打的这个过程带给了他更大的财富。不仅让他初步走上了学术的道路,积累了很多学术知识,也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懂得坚持,不要轻易放弃的道理。
此外,在研究生期间内他也在导师的带领下继续学术的的道路。为了踏实根基,看书读文献成为他的日常,在师门每周的论文SEMINAR内他也收益良多。几次在暑假寒假参与到导师课题的申报过程中,他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这些都为他硕士毕业后继续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
丰富的研究生生活
拜这篇《经济研究》所赐,他得以接连斩获多项大奖以及奖学金。然而在学习之余,他也是一个爱好广泛的青年,尤其喜爱音乐。他骄傲得向我们展示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尤其擅长多种乐器,例如手风琴,萨克斯,葫芦丝以及拿到了国家业余十级证书的竹笛。即使学业很是繁忙,当他得闲时也愿意在林荫处吹上几曲竹笛以自娱自乐。
他始终认为,健康的心态和体魄是最重要的。最初是为了减肥他才接触到慢跑这项运动,之后慢慢得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将其变成了习惯,连续五年他坚持每日慢跑三四公里。多亏了这项习惯,使得他得以获得一份健康的体魄,即使是在学术最繁重的时候,他也成功得扛了过去。
(研二开始使用keep软件跑步打卡)
作为师门大弟子的他,就像师门的大管家一样,帮助导师完成师门的一些工作。在新生入学时,他会积极同师弟师妹们介绍暨大研究生生活的经验,他也会为师门集会的办公室配置好日常办公用具,管理师门的财务,联络同门们参与每周师门的论文会。此外他也会在节假日组织师门的师弟师妹们一起去外边娱乐一下,放松之余可以加深同门们的感情。
在业余时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和朋友们集体活动,他喜欢和同学们在羽毛球场集体挥洒汗水,也喜欢在校外的饭店和舍友们一起大快朵颐,他更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外出旅行。三年的时间内,他们游历过山城重庆,天府之国成都,游览了飘着雪花的青城山后山。也见识了古都南京,园林城市苏州,在下雨的杭州之行中领略到了苏轼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绘的美景。更是在短短3天的顺德之行中,吃遍了顺德的小吃,真正体验到了广东美食的魅力。他觉得和朋友相处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也是值得珍惜的。
(舍友聚餐)
(青城山雪景图)
继续学术道路
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徘徊,他也不例外。在硕士入学前他就对未来道路的选择举棋不定,毕业后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求学让他左右为难。毕竟若选择读博,在他而立之年时同学们都已工作几年成家立业,而他若运气好才能够刚刚博士毕业,这是一项颇具有风险的道路。然而在父母导师的劝说下,他得以抛弃包袱,决定继续从事自己想做的学术,甚至决定背水一战,挑战自我,去厦门大学申请经济统计系的博士。经过一学期的准备他在2019年12月份到厦门大学参加博士申请考核制的考试,并在2020年1月25日他进入厦门大学博士拟录取的名单, “因为可以不用提心吊胆得过年了。”他生怕年后才会出结果,对此很是开心。
得以继续从事科研是我的荣幸。戴明晓坦言,纵使科研的道路满是荆棘,我也要披荆斩棘得从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