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3日上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与管理系主任、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主任石敏俊教授作客“暨南经院名师讲座”,分享了题为“水资源约束下京津冀如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报告。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的形式,由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傅京燕教授主持,近140余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石敏俊教授
讲座伊始,石敏俊教授介绍了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的用水压力。他指出,城市发展需要资源保障,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资源,对于城市发展具有硬约束作用。京津冀城市群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约束,预计水资源缺口为百亿方以上。通过多种政策情景模拟水资源保障能否满足用水需求,未来如果采取强有力的节水措施,京津冀城市群可以满足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水平的用水需求,但难以达到五大湖世界级城市群经济水平的用水需求。
随后,讲座围绕“京津冀城市发展的水资源约束、京津冀距世界级城市群差多少、水资源约束下京津冀城市群的未来像”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石敏俊教授以北京为例,采用投入产出优化模型和情景模拟的方法,分析1992年-2012年城市发展战略与应对环境约束的关系,并揭示城市发展的转型路径。同时,运用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用水影子价格表明了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稀缺性。其次,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京津冀城市间投入产出表等,阐明了京津冀与世界级城市群的差距。最后,提出对京津冀城市群未来发展的思考,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景,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优化模型和设立GDP最大化、用水量最小化、用水强度最小化等目标函数进行研究,得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节水效应等,并合理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在此基础上,石敏俊教授指出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景和困境,并探讨了放弃河北农业、改造河北农业或重新界定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范围等措施的可行性。
本次学术讲座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增进了公司师生对区域经济发展领域基本问题的认识,有利于激发新思路、新想法。线上讲座的形式则打破了空间阻隔,受众更广更多,较好的实现了学术获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