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机场建设能提升当地工业生产率和GDP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2发布时间:2021-02-26浏览次数:47


进入21世纪,中国新建机场数量迅速增加。自2006年以来,中国机场乘客数量高速度增长,超出许多发达国家,货运航空量也得到迅速增长。根据太阳城集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文杰团队近期做出的研究成果,新机场建设能够提升机场所在地工业企业生产率和GDP水平。

武文杰表示,全球化背景下,机场是全球各国之间货物和人口流动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投资成本促进相隔距离较远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也正因为此,机场建设和扩建作为一项促进城市、区域以及全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中国也不例外。

在中国,大规模的机场新建与扩建投资是否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依托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台区域合作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文杰与合作者经过研究,找到了肯定的答案。

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作者基于21世纪初第一个10年以来中国新建的大约60个机场为例(如下图所示),将区域性支线机场布局与制造业企业、县级经济社会数据相结合,系统检验了机场新建或扩建带来的地区可达性提升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GDP的增长。

图为中国机场建设空间分布图

研究结论表明,新机场开通带来的地区间旅行时间的减少以及国内可达性水平的提升,的确促进了机场所在地工业企业生产率和GDP水平。

武文杰表示,这一正向效应主要来源于新建机场减少了附近地区的陆路旅行时间。新建机场促进工业部门产出增长的可能机制在于商务旅行、航空货运成本降低以及与之相关的集聚经济。由此揭示出一个重要的证据,机场在陆地端的可达性提升效应或许是机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同时,新建机场开通主要对位于人口密集但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县市地区的私有企业生产率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虽然对工业企业的就业水平、工资水平的作用不明显,却对其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存在显著影响。若将上述结论推广到整个国家层面看,2001-2009年间中国机场网络扩张所产生的地区市场可达性水平显著增加,进而推动工业产出获益,这或许是21世纪初期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武文杰认为,民航业是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从21世纪前10年的研究证据看,中国各地改扩建与新建机场投资,不仅反映了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更折射出中国区域经济的腾飞与崛起。有效且合理的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中国区域性支线机场建设在推动地区制造业部门增长方面是有效的。随着近些年更多机场的通航和规划布局,机场将推动中西部偏远地域的市场可达性显著变化,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0-3-19,人民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