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 | 姚洋: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世界意义

发布者:彭梅蕾发布时间:2023-11-09浏览次数:55

115日下午,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353期在曾宪梓科学馆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期的素质教育讲堂由党委宣传部、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以及tyc1286太阳成集团主办,邀请了姚洋教授以“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世界意义”为题开展专题讲座,讲座由tyc1286太阳成集团经理王春超教授主持,全校300余位师生参加讲座。

讲座现场

王春超经理主持

姚洋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理、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经理,《经济学(季刊)》主编,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制度转型、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农村发展的教学和研究。

姚洋教授讲座

姚洋教授从两个百年目标出发,回顾了中国历史,谈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如何互相学习,由此展开了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回顾中国现代化道路,为未来指明方向”。

在讲座中,姚洋教授分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难走的一系列原因,并从中国和西方的关系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的三大阶段:1、洋务运动;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和以戊戌变法为代表的变法;3、新文化运动,详细剖析了中国现代化的主基调是救亡,启蒙运动也是为了救亡。他表示,随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引进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现代化道路逐渐建立起现代的新秩序。

接着,姚洋教授分别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三个时期讨论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妇女解放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采用的是以重工业为先导的工业化道路;在改革开放时期,党从三个方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务实主义、贤能主义、市场经济。姚洋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所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特别强调未来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融通中西文明,如何用中华文明去兼容西方国家文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的主流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三个统一起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方能完成。

讲座现场

在交流环节,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提问,姚洋教授就儒家文化与科举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缺点、互联网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

提问环节

讲座结束,王春超经理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对姚洋教授的莅临表示感谢,他相信此次讲座将不仅拓宽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也会为老师们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前瞻方向。

最后,姚洋教授与所有师生共勉:“中国仍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未来的30年是中国现代化的冲刺阶段,中国式现代化还需要我们的年轻人,期待大家站在新世纪的此时能够亲自见证中国的发展。”



图文 王杰峰、陈可瑜

校对 | 麻瑛

责编 | 麦嘉杰

初审 | 余璐尧

复审 | 彭梅蕾

终审发布 | 成品兴